當前正值水稻的出穗生長的關鍵時期,記者在小廟鎮將軍社區的稻田內看到,專業人員在手持終端上輕輕點擊,滿載農藥三架無人機便一一升空,各自分往不同區域的稻田,在空中來回噴灑農藥。從調試起飛到降落完成,不到10分鐘,10畝稻田的噴藥作業便完成了。
記者了解到,植保無人機采用的是GPS定位系統,前期只要對需要作業的區域進行測量登記,并標記需要規避的水塘、大樹、電線桿等,然后再把這些數據轉換到手持終端上,無人機便可以按照設定好的路線、區域以及噴灑要求來進行作業了。夏季是病蟲害高發期。種糧大戶楊永龍每年到這個時候,就要為水稻噴灑農藥的事兒煩心。現在,在植保無人機的幫助下,楊永龍耕種的四百畝水稻的農藥噴灑任務,不到七小時就完成了。農用植保無人機噴灑的農藥形成霧狀,增加了農藥對農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良好。無人機一天能噴灑至少800畝的農田,可節省農藥30%以上。
除了省時省力,最重要的是安全。從今年年初開始,蜀山區圍繞糧食生產,首次采用政府出資的形式,在該區小廟鎮將軍社區、北分路村連片實施“耕、管、收”三個環節以農業生產托管為重點的社會化服務。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是蜀山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項目之一。蜀山區今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包括機耕1.43萬畝、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1萬畝、機收1.43萬畝,通過“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助力鄉村振興。
小廟鎮將軍社區種糧大戶楊永龍告訴記者,以往600多畝稻田四個人工、每天工作10小時,也至少要工作一個多星期。但是,經過無人機高效率的作業后,三架無人機只需要工作一天就可以全部結束噴灑農藥的工作,這對于一些種糧大戶,尤其是在防止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效果更好。
據悉,此次通過無人機植保,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噴灑農藥可能造成的危險及其他成本,更重要的是此次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是由政府“買單”,將軍社區和北分路村的幾百位大小農戶不用花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