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滅菌技術是以干熱滅菌、濕熱滅菌、輻射滅菌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為主,然而,這些方法或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影響療效;或有輻射、有機溶劑殘留,影響用藥安全,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對中藥及其制劑的質量影響非常大。滅菌操作既要除去或殺滅微生物,又要保證藥物的質量穩定性、治療作用及用藥安全。
一.熱力滅菌法
在物理滅菌法中,熱力是一種應用最早、使用最廣泛、效果最可靠的方法。從 19 世紀人們認識微生物開始,殺菌防病便有了針對性,利用熱力防止中藥及其制劑微生物超標的方法和設備不斷得到改進和發展。
1 濕熱滅菌法 濕熱滅菌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之一。根據溫度和壓力的不同,濕熱滅菌又分為高壓蒸汽滅菌、流通蒸汽滅菌、低溫間歇滅菌、高溫瞬時滅菌和過熱水噴淋滅菌等。不同的濕熱滅菌方法滅菌效果不同,但其滅菌原理都是使微生物菌體中的蛋白質、核酸等發生變性凝固而殺滅微生物。濕熱滅菌法可用于固體、半固體和液體制劑的滅菌,但應根據被滅菌的藥品的性質加以選擇,如高壓蒸汽滅菌法會使三七粉中三七皂苷R 1 、人參皂苷 Rg 1 、人參皂苷 Rb 1 的量顯著降低,故三七粉不宜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但相當多的中藥成分對熱敏感,如揮發油、易氧化性成分及酶等,蒸汽會導致此類成分的降解破壞、揮發損失,導致療效降低,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2 干熱滅菌法 干熱滅菌是利用電熱恒溫箱或硬氣排管內的加熱裝置,升溫至合適的溫度和規定時間后,達到殺滅微生物的目的。其滅菌原理是通過高溫脫水干燥使蛋白質氧化、變性、碳化和電解質濃縮中毒,使微生物死亡。干熱滅菌溫度高、時間長,某些原生藥粉色澤變深,容易造成揮發性成分的逸散。含揮發油成分、糖類或油脂成分比例高的藥材細粉不適合使用干熱滅菌法。
大量研究指出,很多藥品的有效成分會隨著高溫而破壞、揮發、損失,直接影響治療效果。中藥材中有的含有揮發油,熱敏性、易氧化的物質,或含有豐富的酶,這些成分經高溫處理后易被破壞、損失或降解,可大大降低療效,甚至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其次,改變藥性,產生用藥隱患。如地黃,生地黃清熱涼血而主瀉;熟地黃則滋陰補血而主補。瀉則由于其性寒涼,補是由于其性溫熱。中醫基礎理論有“虛補實瀉”的原則,而中藥又有生瀉熟補的特點。再者,成分改變,產生毒性。如朱砂,高溫使其游離汞增加,從而毒性增大。
二. 輻射滅菌法
輻射滅菌法分為 2 種,一種為電離輻射,如60 Co-γ 射線輻照滅菌;另一種為電磁波輻射,如微波、紅外線滅菌。這些方法應用于中藥及其制劑滅菌有其優點,但也都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
三.化學滅菌法
化學滅菌法是指用化學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將其殺死的方法。對微生物具有殺滅作用的化學品稱為滅菌劑,可分為氣體滅菌劑和液體滅菌劑。滅菌劑僅對微生物繁殖體有效,不能殺滅芽胞。液體滅菌劑多用于無菌操作室,而中藥材的滅菌則以乙醇蒸氣和臭氧應用最多。
四.新型滅菌方法
1. 食品級過氧化氫諾福消毒劑的特性和殺菌機理。屬于高效譜廣消毒劑。因其消毒滅菌后不留有害殘留的特點成為生產安全綠色健康食品的首選。食品級過氧化氫中的羥基分子和其衍生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細菌外層結構膜,使細菌通透性屏障遭到破壞,細菌體內外物質平衡系統受到破壞而死亡。過氧化氫的自由羥基分子可直接與微生物的蛋白質和核酸發生反應,使其結構受到破壞導致死亡。研究還發現,過氧化氫的分解產物可使細菌酶系統受到抑制并可與酶蛋白鏈中的氨基酸起反應作用。
2.食品級過氧化氫諾福消毒劑的特點。可殺滅多種細菌繁殖體、真菌、結核桿菌、細菌芽孢和病毒。不同于傳統的化學消毒劑。是一種高效,無毒,無味的環保型產品,殺菌后的殘留可分解為水和氧。食品級過氧化氫采用特殊方法提純,去除了原料中的有害雜質和重金屬,具有雜質少、純度高、穩定性好、不含有害雜質的特點。
3源自歐盟的技術。諾福消毒劑,來自比利時。以其獨有的生產技術,基于“膠質銀”以及“穩定性過氧化氫”,成為領先全球性的產品。
①殺菌防菌,保鮮防腐,防蟲,等多種性能于一身,還可用做食品助劑
②完全環保,完全生物可分解,對人、畜無害,無腐蝕性,無殘留
③無色,無氣味,無味道,不起沫,完全溶于水
④見效快,作用時間長,效果明顯,能完全殺死有害菌
⑤應用彈性大:在低濃度時,依然有顯著效果,在高達95攝氏度時仍然能起作用
4 諾福配合獨有的發散設備,能夠充分覆蓋需要滅菌的中草藥,達到符合最新規范要求的目的
方案咨詢可搜索潤聯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