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8%的茶都有農藥殘留,喝茶就等于喝農藥,會患癌,不要再喝茶了!”
老周是廣東人,平時最愛喝功夫茶,一直深信喝茶能養生抗癌,最近朋友來家里做客,他特意拿出珍藏多年的普洱招待客人,可是客人卻說茶葉有農藥殘留,自己從來都不喝茶。
茶葉有農藥殘留會致癌?這話可不能隨便亂說,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2019年國內茶葉年消費量達到202.56萬噸,每年中國人喝掉的茶葉都是上百噸之多。喝茶究竟是致癌還是抗癌?事實究竟如何,小艾幫大家分析分析。
一、喝茶就等于喝農藥?
中國工程院茶界唯一院士陳宗懋表示,在全世界范圍內,98%的茶葉種植都需要使用農藥在內的人工、化學物質來殺滅害蟲。因為病蟲對于茶葉的威脅太大,不使用農藥控制完全不行。
在使用農藥后,茶葉上的殘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降解,但是還是避免不了有少量的殘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農藥殘留,但是這屬于正常現象,只要不超過限定的標準就不會對健康帶來威脅,可正常沖泡。
購買合格的茶葉,正常飲用茶水,并不會帶來健康隱患,不過喝茶真的抗癌養生嗎?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二、常喝茶,究竟是抗癌還是致癌?
研究1:喝茶能抗癌
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生物科學系王春雨教授團隊認為喝綠茶能抗癌,并且把研究結果發布到了國際期刊 ,他認為茶葉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其中的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GCG)還可以增強我們人體內最強抑癌因子p53的活性。
研究2:喝茶有患癌隱患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選取了45萬多中國人的數據,通過問卷形式的模式調查受試者平日的喝茶量,并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跟蹤。觀察在隨訪期間受試者癌癥的發生數據,并分析喝茶和癌癥發生之間的聯系。
結果發現,喝茶量較多的人群,罹患癌癥風險也更高。這些喝茶的人群中有抽煙、喝酒等壞習慣的人群比例也更高。
在調整了抽煙、飲酒等不良習慣后,喝茶和癌癥之間的關聯明顯減弱,不過喝茶多的人群(每日攝入量≥4g)和每周喝茶量少于1次的人相比較,罹患胃癌的風險顯著升高了,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和經常喝過高溫度的茶,以及茶里面的咖啡因有關。
問題來了,這兩個研究到底哪個才可靠?
實際上想單純通過某一種食物來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并不靠譜。茶葉中的抗癌活性成分需要技術分離與提純,日常生活中飲茶的攝入量和研究實驗對比還是有差距的,喝茶抗癌的研究并不確切。總的來說,平時正常喝茶即不抗癌也不會致癌,如果在喝茶時沒有改變抽煙喝酒,或者喝茶的方式錯誤,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三、真正有致癌風險的是這2種茶
1、燙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吳旭表示,長期喝燙茶的人群罹患食管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因為我們的食道壁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溫度,而燙茶的溫度往往會達到70~80℃。長期飲用燙茶會導致食道黏膜反復損傷,形成慢性炎癥,增加癌變的可能性。
2、發霉的茶
陳宗懋院士指出,茶葉發霉是受到了青霉、曲霉污染所致,在被污染后會產生一類致癌物黃曲霉素。黃曲霉素具有很強的毒性,進入體內會導致肝臟受損,甚至會引起肝癌、死亡。發霉的茶葉即便是經過高溫沖泡,其所含有的黃曲霉素也無法被殺滅,因為它非常耐高溫,所以一旦發現茶葉發霉,請立即丟棄。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喝這兩種茶的習慣?看到文章后要注意及時改正!不要把茶葉當成一個“神藥”來養生,從而忽視不良的生活習慣。
四、不要把茶當成神藥而忽略不良生活習慣
1、戒煙
吸煙會導致肺癌、喉癌以及膀胱癌等癌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顯著增加,想要降低癌癥發生率,戒煙是個非常必要的措施。
2、戒酒
據《柳葉刀》發表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約有74萬例新發癌癥和飲酒相關,即便是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癌癥的發病率。想要預防癌癥,最好的方法是滴酒不沾。
3、少吃加工肉
加工肉是一類致癌物,長期攝入加工肉,如香腸、火腿等,會導致罹患結直腸癌、胃癌以及食管癌的風險顯著增加。在日常要注意減少加工肉的攝入,多攝入新鮮的水果蔬菜、全谷類、粗糧以及蛋奶類制品,保證身體可以攝入足夠的營養元素。
4、避免久坐
在生活中,長期久坐會導致結腸癌、乳腺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顯著增加,建議在日常不要久坐,每隔半個小時就起來活動幾分鐘。同時每周還要保持有足夠的運動量,建議每周保持至少5次的運動量,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
5、拒絕肥胖
據世衛組織發表的數據顯示,肥胖會增加心臟病及十二種癌癥的發生風險,包括口腔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等。BMI超過30的人群,一定要及時減重,減重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如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等,不建議通過減肥藥、節食等不健康的方式來減重。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得知,癌癥的發生和茶葉之間沒有直接關聯,有關聯的是一些不健康的喝茶方式。此外,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癌癥的發病率,想要預防癌癥,需要先從生活習慣來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