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花生主產國種植周期
花生是喜溫作物,在北半球種植周期主要集中在3-9月份,在南半球種植周期主要集中在10月-次年2月。我國花生主要種植收獲期在4-9月份。美國花生受霜期影響播種期稍微延后,在4月或5月最后一個霜期后種植,8-9月份收獲。因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半干旱地區,印度花生一年四季均可生長,主要種植收獲期集中在6-9月份的雨季,同時旱(夏)、涼(冬)季花生只要水分供應充足也可種植。阿根廷花生種植期集中在10-次年2月份,收獲期在3-5月份。
2.全球花生生產情況
全球花生產地分布較為集中,其中印度花生種植面積居前列。USDA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花生種植面積為2675萬公頃。其中印度花生種植面積為488萬公頃(占比18.24%),中國為460萬公頃(占比17.2%)。
產量方面,全球花生產量呈逐年增長態勢,2020年全球花生產量為歷史最高。據USDA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油料產量為萬噸,其中花生產量為4778萬噸。全球花生產量結構較為集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產國,其花生產量1750萬噸,占全球花生總產量的36.63%,遠遠高于全球第二大花生主產國印度的產量為670萬噸,占比14.02%。
縱觀油籽世界,花生在大豆和菜籽面前稍顯小眾,與棉籽、葵花籽產量相當,位列全球第四。
3.全球花生消費特征
全球花生國內消費分為壓榨消費和非壓榨消費。壓榨消費量歷年基本保持在平穩水平,非壓榨消費量呈現逐年上升態勢。據USDA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花生壓榨量為1890萬噸(占比40%),較2019年均有所回落,但總體保持高位,而非壓榨消費為2868萬噸(占比60%),為歷史峰值水平。
除歐盟地區外,幾個主要的花生主產大國同樣也是花生的主要消費國,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花生消費國。據USDA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花生國內消費量為1790萬噸(占比37.62%),印度花生國內消費量為554萬噸(占比11.64%),尼日利亞花生國內消費量為395萬噸(占比3.80%),美國花生國內消費量為231.3萬噸(占比4.86%),印尼花生國內消費量為139萬噸(占比2.92%)。
4.全球花生進出口情況
全球絕大多數花生貿易集中在幾個主產國與主消費國之間。據USDA數據顯示,2019/2020年全球花生進口量為436萬噸,其中中國與歐盟進口量超過全球的50%。具體來看,中國作為第一大花生進口國,進口135萬噸約占全球進口的30.96%;歐盟與印度尼西亞位列二、三位,進口占比分別約為23.12%、10.21%。
出口方面,阿根廷位于全球首位,以出口歐洲地區為主,截至2019/2020年度,其出口量約占全球的20.97%,印度占比約為19.79%,位列全球第二;美國和中國位列三四位,占比分別約為15.6%和11.83%;非洲地區的蘇丹與塞內加爾以出口中國為主,合計占比約為18.72%。
5.全球花生供需平衡表
目前全球花生供需基本保持平衡。產消方面,全球花生產量波動上升,全球花生國內消費量呈現逐年上升態勢。貿易方面,全球花生貿易量雖然近年來保持在歷史高位,但貿易總量占全球總供需比重仍然較低,不足10%。庫存方面,2014-2020年全球花生期末庫存量基本保持在330-550萬噸,庫存消費比為8-1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