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尤其是飲食上,大魚大肉不忌口的吃法,可能讓很多人患上“口入病”,高血脂就是其中一種,且近幾年來,年輕群體不斷擴大。
出現以下幾點癥狀,注意查看你是否血脂升高了!
1.階段性頭暈頭痛,不清醒
2.全身乏力,沒有精神,疲勞嗜睡
3.經常腿抽筋水腫
4.睡眠不好,入睡困難
降血脂,這些中藥很有效
血脂高并不可怕,我們中藥有很多藥材都對高血脂有很好的療效,以下這8種中藥材,每1味都是降血脂能手。
(1)澤瀉:為澤瀉科多年生沼澤植物澤瀉的塊莖。味甘淡,性寒。具有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防治脂肪肝的功效。
常用中成藥有澤瀉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個月為1個療程。
(2)決明子:為豆科一年生植物鈍葉決明或決明的成熟種子。味甘、苦,微寒。具有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的作用,降血脂效果非常顯著。
可用50克決明子,加水適量,煎煮后分2次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
(3)何首烏: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的根塊。氣微,味苦寒。能促進腸道的蠕動,加快膽固醇的排泄,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起到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何首馬還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作用,尤其適宜老年高血脂癥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患者服用。
常用中成藥有何首烏片,每次5片,每日3次,連用1~3個月,療效顯著。
(4)大黃: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或唐古特大黃的根狀基。味苦,性寒。具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等作用。另外,生大黃有活血化瘀、攻積通便的作用。所以,生大黃尤其適用于大便干結的高脂血癥患者。
可口服大黃粉,每次0.25克,每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
(5)山楂: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野山楂的果實。味酸甘,性微溫。有增加胃液消化酶,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常見中成藥有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也可以用50克山楂果,加水煎煮,代茶頻飲。
(6)蒲黃: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燭蒲黃的花粉。味甘,性平。可以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的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蒲黃油及殘渣無此藥效,只有生蒲黃有此作用。
口服蒲黃片,每次3片,每日3次,1~2個月為1個療程。
(7)紅花: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花。味辛,性溫。紅花能夠降低血清總膽固醇、降低血壓和甘油三酯,并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
(8)銀杏葉:為銀杏科落葉喬木植物,銀杏樹的干燥葉。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于治療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絞痛均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