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里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里面的營養物質很容易就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它不僅在市場上經濟效益廣泛,而且醫療效用也比較明顯。獼猴桃適合種植在雨水充沛,氣候溫熱的地方,土壤最好為弱酸性,比較肥沃的土地。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種植獼猴桃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品種的選擇
獼猴桃的種類有很多,大家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挑選,選擇那些適合當地的品種。當然,你還要選擇一些比較優質的品種,這樣的水果種植起來才會比較省心。
二、育苗的技術
采種,九月上旬到十月中上旬,果子就已經完全成熟了。這時候我們需要把一些完全成熟的果子采集下來,讓它們真正變熟變軟后放在紗布袋內進行揉搓,將種子一起擠出來,之后把種子放在清水中洗凈,然后放在太陽底下晾干。之后還把它們放在沙藏里待幾個月,要記得及時查看,避免它們發霉。把種子種下之前要做一些促進發芽的措施,比如放在溫水里,這樣能夠保證種子擁有足夠的能力來發芽。
播種,在播種時,我們一般會選擇土壤條件和排水灌溉都很方便的地方。在播種之前,要先對土地進行整理,注意施足底肥,然后在翻地時清除地里多余的東西。播種之后,要在土層上面鋪一層細河沙,并且蓋上稻草。之后,早上噴水或者是搭建塑料小棚,保證種子吸收到足夠的營養和水分。還要注意加強對苗床的管理,確保培育出健壯的幼苗。
三、園地及架勢的選擇
因為獼猴桃根系非常軟弱,所以它們既害怕過多的水分,又害怕高溫干旱天氣。如果遇上比較強烈的風,肯定又會折斷,如果天氣比較嚴寒,肯定又會受到凍害的影響。所以對于原地的選擇一定要找一些氣候適宜的地方。
對于南方種植戶來說,最佳的栽培地區是在海拔800米到1400米,同時,要選擇良好的土壤條件,還要具備適當的灌溉設施,保證雨季排水方便,旱季及時灌溉,如果還能夠修建防風林就更好了。對于南方地區來說,最佳的定植時期是在獼猴桃落葉之后到第二年早春,獼猴桃發芽之前。在定植之后,我們就要開始對果樹進行設立支架,當然,根據當地的情況,大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支架。
四、水肥管理技術
每年的十月下旬到11月下旬,果實采摘完之后,就要進行施肥處理,這也是為了保證國樹在來年能夠擁有足夠的肥力進行結果。其次,每年的萌芽期要進行追肥,一般我們會選擇以氮肥為主的速效性肥料,再結合灌水。果實膨大期還要施肥,在花謝后一周左右,需要施加復合肥料。果實生長后期,為了不會讓果實因為養料不足而停止生長,這時候還需要施加以磷鉀為主的肥料,并且控制氮肥的施入。
五、整形修剪
夏季對果樹進行修剪,主要是為了剪除一些徒長枝,此外,還需要對果樹進行疏枝處理,這也是為了避免果樹過密影響果實的生長發育。冬季也要對果樹修枝,對那些沒有發芽能力,或者是已經遭受病蟲害的樹枝也要及早剪去,以免污染其他樹木。
六、病蟲害防治
獼猴桃果樹容易遭受病蟲害,所以在預防方面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增強果樹的整體能力。此外,及時對果樹進行合理的修剪,以及在果樹生長發育期采用進行套袋處理的方式都可以有效的預防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