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補腎壯陽的中藥,不少人馬上想到鹿茸、人參、鹿鞭這些之類,其實還有更多的哦,今天就讓你看看到底還有哪些吧。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補腎壯陽的15種中藥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補腎壯陽的15種中藥
1、附子
附子,辛熱,功能補腎壯陽,散寒止痛,可用于陽氣不足諸癥,《本草匯言》說“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然則生附子有毒,必須炮制后方能使用,用量適宜,文火久煮后,一般也無毒性反應。
2、干姜
姜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有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等功能,此外還有健胃止嘔、驅腥臭、消水腫之功效。故醫家和民諺稱“家備小姜,小病不慌”,還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
3、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本草經疏》中也說:“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4、肉蓯蓉
補腎壯陽是肉蓯蓉最重要的作用。正因為肉蓯蓉頑強的生命力,賦予了它神奇的滋補功效。肉蓯蓉是中國所發現的60多種補益中藥中品位最高的藥物,而不是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等。
5、淫羊藿
淫羊藿出自《本經》。為小檗科植物箭葉淫羊藿的干燥全草,生用或酥用;辛、甘,溫;入肝、腎經。補腎壯陽、催情、祛風止痛。主要功效用于治療陽痿、遺精、腰肢軟弱無力,常與肉蓯蓉、杜仲、陽起石配伍。
6、巴戟天
說起巴戟天,它可是補腎壯陽的頭號藥材,是一味補腎助陽效果非常好的中藥。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味辛、甘,性微溫。歸腎、肝經。能夠補腎助陽、祛風除濕,常用于醫治陽痿不舉、小便頻數、宮冷不孕、風濕腰膝痛苦、腎虛腰膝酸軟等癥。
7、狗脊
狗脊是一種中藥,因為它看起來像狗的脊梁,所以人們稱之為“狗脊”。中醫上有種說法叫“以形補形”,就好比核桃仁比較像人的大腦,吃了可以補腦安神一樣,中醫臨床上,狗脊補腎壯骨的作用是確定的。狗脊、川斷、菟絲子各30克,水煎內服,可以起到壯腰、填精、補腎、強骨的作用。
8、補骨脂
補骨脂也稱破骨子。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實。補骨脂具有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的作用。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于治白癜風,斑禿等證。現代臨床上還用于白癜風,斑禿,腳氣,子宮出血,白細胞減少癥,外陰白色病變。
9、杜仲
杜仲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痹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酸痛。蓋腰為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杜仲補其不足,益腎故也。”
10、山藥
山藥因富含18種氨基酸和10余種微量元素,及其它礦物質,所以有健脾胃、補肺腎、補中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消渴生津、保健、養顏等功效。并且還對傷筋損骨、骨質疏松,牙齒脫落、凍瘡、糖尿病、嬰兒消化不良、潰瘍性口腔炎、肺結核、婦女月經帶下等有很好的療效。
11、益智仁
中醫認為,益智仁性辛溫,歸腎脾經,具有暖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的功效,常用于治療下元虛寒、遺精、遺尿、小便頻、脾胃虛寒、腹痛吐瀉等病癥。益智仁是老人夜尿頻多、小兒遺尿的食療良藥,單用也很有效。如夜尿頻多者,取益智仁30克,加適量食鹽一同煎水服用,有補腎縮尿的功效。
12、桑螵蛸
桑螵蛸能補腎固精及縮尿,主要用于腎氣不固所致的遺尿,小便頻數及遺精早泄等證,尤常用于小兒遺尿,常配益智仁、菟絲子、黃芪等同用。有補腎助陽作用,常配枸杞子,巴戟天、仙茅、仙靈脾等治療腎虛陽痿之證。
13、覆盆子
古代醫籍記載,覆盆子具有補腎、固精、縮尿之功效,用于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癥。國內外對其營養成分進行研究發現,其維生素C、維生素E、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比一般水果含量高出許多,且纖維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能有效補充人體能量、抗衰老、提精神、減肥瘦身、調節免疫、抗癌防癌,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14、菟絲子
菟絲子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遺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癥。成藥中滋補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絲子均為主要成分之一。根據現代研究,菟絲子含糖甙、維生素A樣物質,動物實驗有收縮子宮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湯內服一日量10克--15克。
15、鹿茸
中藥里的鹿茸是補腎、益精血、強筋骨的佳品。對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婦女出現宮冷不孕,小便頻數等癥狀時也可以適量食用。
自己煎補腎中藥的注意事項
1、中藥不能洗。有的患者覺得買來的中藥有點臟,喜歡回家先洗一下再煮。中藥飲片的來源廣泛,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藥,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幾類。此外還有礦物質藥、貝殼類藥和動物藥。這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炮制工序,因此只要藥劑師根據處方調配好了,患者回家直接煎煮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沖洗。另外,有的患者打開包后覺得有些可能是臟東西,就挑出來,這樣可能也把有效成分給剔除了。
2、反復煎要加熱水。煎第一次前,通常要用涼水浸泡,然后直接煎就可以了。但建議第二煎的時候最好用溫水或者熱水。
3、最好用砂鍋。按照傳統,我們一般推薦用砂鍋來煎藥。不建議用鐵鍋、鋁鍋,因為其中含有一些金屬元素,對藥效會有影響。
4、火候要掌握。一般煎藥都是用大火燒開后調成小火,然后再用文火熬。但解表藥(有風寒解表藥和風熱解表藥,一般用于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等)需要武火直接煮開,然后再煎煮10~20分鐘,隨后把藥汁潷出來,再加水煎第二煎。第二煎也要用武火煎煮,煮沸后保持5~10分鐘。
補腎養腎的方法
1.揉臍腹
臍為一身元氣之本,與臟腑經脈、四肢百骸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患功能性陽痿、遺精者,可每天早晚躺臥在床上,用食指按揉肚臍5分鐘,堅持2個月后,就能收到明顯效果。此外,還可按摩一下位于臍下3寸處的關元穴,該穴具有強精壯腎陽的作用,可用指壓法按摩刺激該穴,或用左右手交替繞臍旋轉按摩該穴。